上星期六,我和 Jayson 參加了「 程尋香港」的導賞活動。這個組織是由四位八十後的年青人合辦,定期舉辦導賞團,程尋香港的文化歷史。我一直都有關注這個組織,除了因為其中一位年青人是曾經關照過我們的公關朋友之外,亦很欣賞一班年青人對香港歷史的情懷,及豐富的知識。(
當然公關朋友漂亮才是主要因素。)
這次是他們首次舉辦小朋友的導賞團,目的地是
屏山,參觀:
聚星樓、
愈喬二公祠、
覲廷書室、
清暑軒。兩個小時的行程,$50一位,大小同價(
抵!)。
我們在天水圍的港鐵站集合。我就有如大鄉里出城一樣,原來行兩步就可以到達
聚星樓!不用上山下海坐飛機,歷史建築就在左近
。六名小朋友,都好似好專心地去聽
絲打姐姐的講解。而大人們就更感有興趣…
這座
聚星樓,原來已經有超過六百多年歷史!毛筆的形狀,是祈求考試第一。
哥哥姐姐們非常細心。因為知道小朋友聽書的專注力有限,所以他們預備了幾項活動,實行活動教學。
玩拼圖鬥快,小朋友當然落力啦!贏了有獎品啊!
下一個景點是
愈喬二公祠。我記得曾經跟過一日遊到過這裡,但相信當日的導遊非常之…流,導致我對此地毫無印象。
這麼有氣勢的建築物,應該一見難忘。今次能夠在導賞下細心欣賞這個公祠,真的有另一番感受。
通常人只知道「隔籬屋飯香」,會到外地觀賞別人的的古舊建築或祠廟,但其實香港也有如此手功精細的建築呀!
那幾條雕花木柱確實令人讚歎不止。
參觀和聽了解說之後,小朋友又有活動。公祠是一個家族的象徵,所以他們也來做一個自己的族譜。別的小朋友都是用中文寫上親人的名字,但我倆文盲,只能寫英文的族譜…
「Jayson!呢兩塊係『功名石』,唔係『瞓覺石』呀!」看樣子,他想有功名都幾難…
覲廷書室是一所學堂,它的裝飾非常高雅和有寓意。
絲打姐姐為小朋友逐一解釋。
竹的圖案是代表「節節上升」和「虛心」學習,後者是學生非常重要的態度。
而學堂旁邊的
清暑軒,亦即是學校的教職員宿舍。起初見到門口這幾塊牌,以為進入了衙門…。
中西合壁的建築,讓我們感受到當時的文化特色。廚房和浴室,都讓小朋友大開眼界。
兩個小時的導賞團,在緊密的活動下完成。除了小朋友覺得好玩之餘,大人都學到不少東西。四位年青人中的
佐治有著豐富的文物歷史知識,所以對我們大人都能有問必答。因此我極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位偽年青人(!),絕非八十後的年青人應有的腦袋。
而活動的安排都很有心思,得著肯定遠遠超過$50,非常抵玩。不過 Jayson 有點不滿這個叫做「BB團」,因為他確非一個BB!而我亦建議他們改變一下對象,因為所有小學生都應該對他們的導賞感興趣。如果下一次有小朋友的導賞活動,我們必定會再次參加。
看到這班有心有力的年青人,突然又覺得這個地方有希望。如果對他們的活動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程尋香港」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ideandseeKtour
希望大家都會更加認識自己所住的地方,更加愛這片土地啦。
~ Lind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