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0日

由被雷劈到身心覺醒

早兩日看到一位網友的網誌,提到一份明報的文章:《身心覺醒 靜觀生活》。跟郭生談起,原來文章中提及的一行襌師,正是他早前參加過的講座日營的那一位。

其實最初是跟郭生談起他在 msn 的新稱號,叫:《要懂得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做》。我不知道他是甚麼意思,只是以為他存心在單打我。哈!

懂得分辯是非不難(原則上),但做不做得到卻是另一回事。如果懂得顧及後果,便「自動」知道應該怎樣做,那就沒有那麼多人,做那麼多錯事。

知易而行難。缺乏意志力是一個原因,或是一個借口。但正如郭生所說,不願意去面對,才是問題的所在。一個字:「懶」。懶去處理複雜的問題、懶去作無私的付出、懶去糾正自己的錯誤、懶去承認自己的錯誤、更懶去理會身邊的人的感受…

付出是需要努力,而人的本性是自私。只希望做自己感覺舒服的事。
「要做喜歡的事難,倒不如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還更自在。」 
以上是倪匡先生於星期一的一個電視節目中講的。但問題是很多人都誤會了甚麼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喜歡的事並非懶得做的事。我不喜歡妳,可以原諒。我懶得理妳,不可原諒。不願意付出,不知不覺間,便經常傷害了身邊的人。

後來跟郭生越說越遠。由甚麼是對、甚麼是錯,談到天堂與地獄。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會被雷劈,會落地獄呀!

不知從那裡聽過,天堂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是為思念去世的人,希望以後能有一個地方可以重遇而創造出來。

而我自己覺得,地獄就是政治家的「偉大創作」。看得多歷史,就覺得很多時候,宗教都被用來控制別人及操縱思想。制造一大堆「標準」,給其他人跟從,管理上會容易得多。而且宗教思想有比法律更高一個層次的「效用」。生前作惡多端,大不了被判死罪,那時甚麼都完結。但原來死後還有個地方叫做地獄,是永久的懲罰和煎熬,試問有誰不怕。

我想舉一個例子。但事先說明,我自己(算)是一個基督徒,知道不應該亂拿聖經故事作例。我只想作一個純粹假設性的例子,以說明宗教的影響力。如果,我是說如果,我是摩西,而上帝沒有在西奈山給我那兩塊十誡石板,以當時的環境,我一定會自己鑿兩塊出來。沒有甚麼比那個更有說服力。

郭生說:「The root of "standard" is a commonly accepted happening.」如此說來,除非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才可以說甚麼都能「做」,或者甚麼都能「不做」。但沒有人會願意自己—個人住在荒島上。縱使你能像湯漢斯在電影「劫後重生」般的住在一個荒島上,你都只是沒有其他事可以做。

到最後,我們便談到《身心覺醒》。我在下面轉貼了明報那篇文章。雖然很長,不過很有意思。其中有一點《有意識地行路》,我覺得很有啟發。
「注意雙腳與大地的接觸,走路時就好像用雙足親吻大地一樣。我們已經讓大地傷痕纍纍,現在該是我們好好照顧她的時候了。」
「偶爾看見美的事物時,我們可能想停下腳步觀賞——一棵樹,一朵花,或是一群玩耍中的孩子。當我們觀看時,繼續注意呼吸。」
「覺醒」並非鋼打姆(Gundam)的祕技,而是用心去接觸生命的每一刻。不需要「新類型人」也能夠做得到。只要細心去欣賞身邊每一件事物,便會慢慢懂得珍惜一切。而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便應該知道「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做」。
身心覺醒 靜觀生活(2007年6月4日)
【明報專訊】一個熟悉的禪修故事:兩名僧侶在步回寺院的途中,遇到一位絕色美人站立在河邊想過河,但是水太深,於是老和尚二話不說,便背了她過河。年青和尚很震驚,內心不斷責備老和尚竟然親近女色,有敗清規。行了好一段路,年青和尚終於忍不住向老和尚提出質詢,又表達擔憂老和尚的近色行為會遭人非議……路上喋喋不休,總之數個沒完。老和尚繼續專心上路,待年青和尚道盡不滿後,說:「兄弟啊,我已在河邊放下那女人,而你仍然背著她嗎?」
人心何嘗不是時常背負著一些什麼怎樣的包袱,停滯在過往或焦慮著將來,墮入回憶浮沙或未來陷阱中?
不少人無意識地行屍走肉,甚至殘害身體,傷害別人而不自知。人若只成為經濟城市的產物,忙碌急速地應付緊張的節拍,令身心疲累,便沒有留白和心力去應付突變和生命之無常。
想像一杯承載著沙石的水,不斷地搖動,令水質很渾濁。當真正靜下來,讓砂石沉澱,漸漸,水便自然變得清澈。
「我走進叢林中,因為我想有意識地生活,去面向生命中的本質,……而非在臨終前,才發現未曾真正地活過。」——Henry David Thoreau
無意識或有意識的生活
覺醒(Mindfulness),是在日常生活中,深深地接觸生命每一刻:活在當下,隨緣包容,無求而不加批判,耐心地如實觀之。用溫柔、善良、喜樂的心去欣賞,去感恩,去關顧,去靜觀,去享受生命的自然韻律。
覺醒生活是有意識地生活,如有意識地呼吸、用餐、步行、閱讀、說話等。
覺察呼吸練習
呼吸是我們的老朋友和同盟。自出生以來,一直不離不棄地照顧著身體。
《步步安樂行.一行禪師覺醒生活營》提到:「呼吸是穩定堅實的基礎,是我們的歸依處。無論我們的內在的氣候——思想、情緒、意念是怎麼樣,呼吸永遠伴隨我們,是我們的忠實朋友。當我們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或沮喪,又或是散亂於擔憂及工作中,我們都可以回到呼吸上,收拾及安定我們的心。」
靜觀身體的自然呼吸,視乎環境或選擇較為舒適的狀態,可合上或張開眼睛,然後把注意力放在鼻樑,留意一呼一吸。
「感覺空氣進出鼻子,感覺我們是如何輕鬆自然、平靜安寧地呼吸。
當吸氣時,告訴自己: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氣。
當呼氣時,告訴自己: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氣。」(摘自《步》書)
無須介意做得好不好,亦毋須追尋什麼或改變什麼,只順其自然。分心時不要緊,每當察覺到分了神,重新留意一呼一吸便可。
《步》書也提到:「毋須控制呼吸,如實地感覺就好了。呼吸或許是長、短、深或淺。通過我們的覺察,呼吸自然會變得愈來愈深和慢。覺察的呼吸是聯繫身心的關鍵,為生命的每一刻注入正念的能量。」藉由專注呼吸,我們將身心合一,再次成為一體。
須每天練習,經長時間訓練,漸漸便體會到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空間。正如《步》書所言:「無論任何時候,當我們走路、打理花園或打字時,都可以回到這生命的平靜之源。」
電話響時,覺察地一呼一吸三次,然後才友善地回應。用電腦時,亦可每小時稍停一會,覺察地呼吸。起床前、擦牙時、洗碗時、紅綠燈前、等侯巴士時、乘地鐵時、開工前、睡覺前,一呼一吸三次,友善地靜觀身體自然的呼吸,讓身心有歇息的空間。
「毋須反應,只需回應。」
「無加號,無減號,學習怎樣如實觀之。」——Godwin Samararatne
有意識地進食
「餐前關掉電視收音機,覺知面前的食物,是由許多元素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當中包括雨水、陽光、土地、空氣和慈愛。想到世界另一角落飢餓與營養不良的悲劇,所以要珍惜食物。透過這些食物,覺察到整個宇宙都在支持我們的生命。此時練習呼吸三次:吸氣,讓身體平靜;呼氣,微笑。 慢慢進食,嘗試咀嚼每一口食物三十次以上,直到食物成為液體,這樣對消化很有幫助。我們咬的每一口都包含了陽光與大地的生命,甚至可以在食物裏品嚐整個宇宙。慢慢享受每一口食物。安住於當下,輕鬆愉快地進食。」(《Peace Is Every Step》一行襌師著)
有意識地行路
「注意雙腳與大地的接觸,走路時就好像用雙足親吻大地一樣。我們已經讓大地傷痕纍纍,現在該是我們好好照顧她的時候了。」
「偶爾看見美的事物時,我們可能想停下腳步觀賞——一棵樹,一朵花,或是一群玩耍中的孩子。當我們觀看時,繼續注意呼吸。」
「只要我們不思未來,不想過去,唯有在當下這一刻才能感受到生命。」(《Peace Is Every Step》一行襌師著)
「忙碌只是一個概念。」
「禪修是覺醒地知道心與身現正在發生什麼。」——Antoine Marten
有意識地閱讀
我們會小心飲食,但往往忽略了篩選資訊的重要性。每天從報章雜誌電視電台廣告廂被動地接收了不少與生命無關的垃圾資訊。要修習篩選「精神食糧」的能力,像每天刪走垃圾電郵,亦毋須處理或即時反應,選擇主動地過著有意思的生活。
有意識地溝通
說話可以帶出快樂,亦可引發痛苦。不少人慣性道人長短,論人是非,把偏見、觀念和謠言與事實混淆。《步》書提到,可修習不妄語,不製造謠言,不散播不能確定的消息,間時修練靜默止語 (noble silence),感受寧靜,如實觀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菜根譚》
覺醒生活 助紓緩壓力疾病
念頭並非事實,不要做思想、概念、意識形態的奴隸。只專注於此時此刻的呼吸,不追悔往事,不焦慮將來,只意識靜觀此刻目前,如實生活。善待自己身體,關懷社會。
覺醒生活與其他種類的心理治療有共通之處,包括注意力的訓練或鬆弛練習等。於面對壓力、抑鬱、嬲怒、痛症、癌症、長期病患等有癒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慧開禪師
文:臨床心理學家李穎明
編輯:陳嘉文


~ Lindbe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